服务热线:
139-8001-5715
地下车库火灾的特点与灭火救援策略
来源: | 作者:钢筋负温电渣压力焊应符合下列规定? | 发布时间: 2025-09-11 | 27 次浏览 | 分享到:

地下车库火灾的特点与灭火救援策略

地下车库因 “全封闭或半封闭空间、车辆密集停放、通风条件差”,火灾风险远高于地面场所。据消防救援数据,地下车库火灾起数虽仅占停车场火灾的 15%,但亡人率达 30%(地面停车场亡人率仅 10%),且火势蔓延速度比地面快 2 倍,浓烟在 5 分钟内即可充满整个车库,导致人员窒息。需清晰认识其火灾特点,落实科学的灭火救援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伤亡与损失。

一、地下车库火灾的核心特点

需从 “燃烧特性、烟气扩散、疏散难度” 三个层面,明确地下车库火灾的特殊性,为救援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1. 燃烧速度快,易形成 “立体火灾”

  • 可燃物集中:车库内车辆(含汽油、柴油)、轮胎、内饰均为易燃物,一辆车起火后,3-5 分钟即可引燃相邻车辆,10 分钟内形成 “多车连烧”;

  • 立体蔓延:火焰易通过 “车辆顶部、车库通风管道” 向上蔓延(如引燃上层车库楼板、管道保温材料),同时高温炙烤导致车辆油箱破裂,燃油流淌形成 “地面火”,形成 “上下夹击” 的立体火灾。

2. 浓烟积聚快,毒性强

  • 扩散特性:地下车库通风差(仅靠排风系统),火灾产生的浓烟(含一氧化碳、氰化物)无法快速排出,5-8 分钟内车库能见度降至 1 米以下,人员易迷失方向;

  • 毒性危害:车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超 0.5% 时,人员吸入 10 分钟即会昏迷,而地下车库封闭空间内,浓烟中一氧化碳浓度可快速达 1%-2%,远超致死阈值。

3. 疏散与救援难度大

  • 疏散障碍:① 车辆停放密集,通道宽度多为 4-5 米,若有车辆违规停放(如占用通道),会直接堵塞疏散路线;② 人员对车库环境不熟悉(如访客),难以快速找到疏散楼梯口;

  • 救援限制:① 消防车难以直接进入地下车库,需通过 “疏散楼梯或坡道” 进入,延误救援时机;② 车库内空间狭窄,大型救援设备(如云梯车)无法使用,只能依赖手持装备。

二、地下车库火灾的灭火救援策略

需遵循 “浓烟控制 - 火源扑救 - 人员疏散 - 后续处理” 四步流程,核心是 “先控烟、再灭火、同步疏散”,避免因浓烟导致人员伤亡:

1. 第一步:浓烟控制(火灾发生后 5 分钟内启动)

  • 通风系统操作:① 关闭车库 “送风机”(防止新鲜空气进入助燃),开启 “排烟机”(优先开启起火区域上方排烟口),若排烟机故障,需破拆 “车库顶部排烟窗”(如玻璃天窗),强制排烟;② 救援人员进入前,通过 “排烟口向车库内喷射水雾”(降低浓烟温度,减少毒性),待能见度≥5 米后再进入;

  • 分区隔烟:若车库分多个防火分区(按规范应划分,每个分区面积≤2000㎡),立即关闭 “防火卷帘”,分隔起火分区与未起火分区,防止浓烟扩散。

2. 第二步:火源扑救(浓烟控制后立即展开)

  • 初期火灾扑救(单辆车起火):① 若人员在现场,立即使用 “车载灭火器或车库内灭火器”(每 50 米配备 2 具 4kg 干粉灭火器),对准 “车辆发动机舱或油箱部位” 喷射,同时用 “灭火毯覆盖车身”,隔绝空气;② 禁止 “直接用水喷射车辆电器部位”(避免短路引发更大火灾),需先断电(拔掉车辆电池负极);

  • 大面积火灾扑救(多车起火):① 救援人员佩戴 “空气呼吸器、隔热服”,使用 “消防水带连接车库内消防栓”,采用 “喷雾水枪”(避免水流冲击导致燃油扩散),先扑救 “边缘车辆”,逐步缩小火灾范围;② 对 “已燃烧的车辆”,重点冷却 “油箱部位”(用水流持续冷却,防止油箱爆炸),待火势减弱后,用泡沫覆盖灭火。

3. 第三步:人员疏散(与灭火同步进行)

  • 疏散引导:① 通过 “车库应急广播” 循环播放疏散指令(如 “地下车库起火,请立即沿荧光疏散标识,向 1 号疏散楼梯撤离,不要乘坐电梯”),同时安排救援人员在通道口引导,避免人员迷失;② 对 “行动不便人员”(如老人、儿童),由救援人员搀扶或使用 “担架” 转移,优先疏散至地面安全区域;

  • 疏散禁忌:禁止 “人员在车库内奔跑”(易吸入更多浓烟、绊倒),需 “弯腰低姿,用湿毛巾捂口鼻”,沿 “墙壁或荧光标识” 行走,确保不偏离疏散路线。

4. 第四步:后续处理(火灾扑灭后)

  • 隐患排查:① 检查 “未燃烧车辆”(是否有冒烟、轮胎过热),对隐患车辆转移至地面;② 检测车库内 “浓烟浓度、结构安全”(如楼板是否因高温受损),确认安全后再允许人员进入;

  • 排水处理:清理车库内 “灭火积水”(防止积水渗入车库电器设备、影响结构),对 “燃油泄漏区域”,用 “吸油棉吸附燃油”,禁止 “积水直接排放”(避免污染环境)。

三、地下车库火灾的预防管理要点

  • 日常管理:① 禁止 “车辆违规停放”(如占用疏散通道、堵塞消防栓),车库内安装 “监控与违停抓拍系统”,每日巡查;② 定期检查 “车库消防设施”(消防栓、灭火器、防火卷帘,每月 1 次)、“通风与排烟系统”(每季度 1 次),确保功能正常;

  • 人员培训:① 对车库管理人员开展 “初期火灾扑救培训”,掌握 “灭火器使用、浓烟逃生” 技能;② 对车主宣传 “车库火灾安全知识”(如 “不在车内存放易燃物品”“定期检查车辆电路、油路”),减少火灾诱因。

地下车库火灾救援的核心是 “先控烟、再灭火、保疏散”,需通过 “科学策略 + 日常预防”,将火灾风险控制在初期,避免小火酿成大灾,保障人员与车辆安全。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