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9-8001-5715
社区小型干洗店(含衣物干洗/水洗+熨烫整形+衣物存放服务)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实务
来源: | 作者:钢筋负温电渣压力焊应符合下列规定? | 发布时间: 2025-10-16 | 2 次浏览 | 分享到:

《334. 社区小型干洗店(含衣物干洗/水洗+熨烫整形+衣物存放服务)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实务》

社区小型干洗店(含干洗操作区、水洗区、熨烫整形区、衣物存放区、前台接待区)作为服务居民衣物护理需求的核心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需围绕“干洗溶剂易燃、高温设备密集、衣物堆积助燃、溶剂气体挥发”四大核心风险展开。据2025年“九小场所”安全数据,83%的干洗店火灾隐患集中在“干洗溶剂违规存储、电熨斗线路老化、衣物堆积堵塞通道、蒸汽发生器压力异常”,且常用干洗溶剂四氯乙烯闪点约12℃、遇明火极易燃烧,电熨斗工作温度达180-220℃,待洗衣物(尤其是化纤、羊毛材质)堆积时易被高温引燃,溶剂挥发气体若遇火源可能引发爆炸,安全管控难度高于普通服务场所。本文结合《小型干洗经营场所消防安全规范》,解析管理要点与应急方案。

一、消防安全管理核心要点

(一)分区风险精准防控

  1. 干洗操作区:作为核心操作区域(面积≥15㎡,独立设置并与其他区域用防火隔墙分隔),地面铺防腐蚀防滑地砖(防溶剂泄漏侵蚀);        溶剂管控:干洗溶剂(四氯乙烯,单桶≤20L)存放在防爆型金属储罐(带液位计与密封盖,距电源、热源≥3米,温度控制15-25℃),储罐连接专用导液管至干洗机(避免人工倾倒泄漏);溶剂添加需在通风橱内进行(每小时换气6次,通风橱风量≥1000m³/h),单次添加量≤5L,添加后即时关闭储罐盖;废弃溶剂(含杂质废液)装入密封专用桶(贴“有害废弃物”标识),由专业机构每月清运1次,禁止与普通垃圾混放;

  2. 设备安全:全自动干洗机(带溶剂回收功能,功率≤3000W)连接独立防过载插排(额定电流32A,带漏电保护与过载报警),线路穿防腐蚀阻燃管沿墙面固定(距地面≥1.8米,防溶剂溅落侵蚀);干洗机每日检查密封件完整性(防溶剂泄漏),每周清理溶剂过滤器(防杂质堵塞引发压力异常);操作区照明采用防爆LED灯(功率≤10W/盏,防电火花引燃溶剂气体);

  3. 应急配置:配备2kg干粉灭火器(悬挂高度1.2米,距干洗机≤1.5米)、灭火毯(放在干洗机旁)与溶剂泄漏吸收棉(密封存储在金属盒内),张贴“易燃溶剂,禁止明火”“溶剂泄漏立即通风”标识,操作人员需持专业证上岗,全程佩戴防化手套与护目镜,闭店前关闭干洗机电源、储罐阀门并检查通风橱运行状态。

  4. 水洗与熨烫整形区:与干洗区相邻(面积≥20㎡,中间用防火玻璃分隔),地面做防水处理并设置排水坡度(防积水侵蚀线路);        设备安全:工业洗衣机(功率≤2200W)、脱水机(带平衡报警功能)连接独立防水插排(额定电流20A),线路穿防潮阻燃管沿地面暗敷(覆盖防踩绝缘胶垫);电熨斗(陶瓷底板,带自动断电功能,温度可调≤220℃)配备金属防烫支架(使用时放置,禁止直接放在衣物或木质台面),连接带漏电保护的专用插座(安装高度1.5米);蒸汽发生器(压力≤0.8MPa,带超压报警与泄压阀)每日检查水位与压力值(低于最低水位或超压时立即停机),每周清理水垢(防管道堵塞);

  5. 物料管控:待洗衣物按“材质(棉/化纤/羊毛)”分类放入金属筐(单筐重量≤15kg,距电源、熨斗≥1.5米,禁止堆放在通道);已水洗衣物即时烘干或晾晒(避免潮湿滋生霉菌,禁止堆放在蒸汽发生器旁);熨烫用衬布(阻燃材质)每次使用后整理收纳,禁止随意铺在熨烫台或地面;

  6. 应急配置:配备2kg干粉灭火器(每2台设备配1具,悬挂高度1.5米)与灭火毯(放在熨烫台旁),张贴“电熨斗使用后请断电”“禁止衣物堵塞通风口”标识,操作人员每完成一批衣物处理后清理设备表面线头与水渍,闭店前关闭所有设备电源并排空蒸汽发生器余压。

  7. 衣物存放区:设置在门店后侧(面积≥18㎡,与操作区用防火门分隔),保持干燥通风(相对湿度≤60%);        存储管控:已干洗/熨烫衣物按“取衣日期-客户姓名”悬挂在金属阻燃衣架上(单排悬挂间距≥5cm,距照明灯具≥1米,防射灯高温烘烤);贵重衣物(皮衣、丝绸)单独放入防尘袋悬挂在独立区域(距普通衣物≥0.8米);待取衣物存放时间不超过30天(超期及时联系客户,避免堆积);

  8. 设备与应急:区域照明采用LED冷光灯(功率≤8W/盏),线路穿阻燃管沿天花板暗敷;配备1kg干粉灭火器(悬挂高度1.8米),张贴“衣物存放区禁止吸烟”标识,店员每日检查衣物干燥度与存储状态,清理掉落线头与杂质,禁止在存放区使用任何电器。

  9. 前台接待区:设置在入口侧(面积≥8㎡),配备金属材质前台、客户休息座椅与衣物取件登记系统;        安全管控:接待区仅配备低功率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总功率≤500W),连接独立插排(禁止串联);客户休息座椅采用防火布艺材质,禁止摆放毛绒玩具、化纤靠垫等易燃物品;取件登记系统每日备份客户信息(防火情后衣物认领混乱);

  10. 疏散引导:张贴“应急疏散路线图”与火情集合点标识(店外5米空旷处,远离操作区),配备1具1kg干粉灭火器(悬挂高度1.5米),店员主动告知客户“衣物取件流程”与“安全出口位置”,确保接待区通道畅通,禁止堆放待取衣物。

(二)物料与设备全流程管控

  1. 易燃物料管理:干洗溶剂严格执行“按需采购、限量存储”原则(单店总存量≤50L),存储储罐远离蒸汽发生器、电熨斗等高温设备;衣物柔顺剂、去污剂(含溶剂成分)单瓶≤500ml,存放在前台带锁抽屉(距电源≥1.5米),使用时避免滴洒在地面或衣物上;废弃线头、布料按可回收垃圾分类清运,每日清理1次;

  2. 设备日常管控:每月检修干洗机(测试溶剂密封性能、检查回收系统)、电熨斗(校准温控与自动断电功能)、蒸汽发生器(校验压力阀与报警系统);每季度更换设备线路绝缘层(尤其是干洗区、水洗区线路);店内所有插座均安装防泼洒、防腐蚀保护盖,操作区插排禁止连接非设备电器(如手机充电器);营业前试运转所有设备,确认无泄漏、漏电、超压后投入使用;

  3. 环境清洁:每日用中性防腐蚀清洁剂擦拭干洗机、蒸汽发生器表面,用专用工具清理设备内部溶剂残留与水垢;干洗操作区、水洗区每日通风3次(每次30分钟,排除溶剂气体与潮湿空气),通风时关闭溶剂储罐阀门;存放区每周用吸尘器清理地面与衣架缝隙线头,保持区域干燥。

(三)人员引导与应急能力建设

  1. 培训与演练:全员参加16小时专项消防培训(含溶剂泄漏处置、高温设备火情扑救、衣物转移技巧课程),重点掌握“干洗溶剂泄漏封堵”“电熨斗引燃衣物扑救”“溶剂气体爆炸预防”技能;每月组织1次消防演练,模拟“干洗溶剂泄漏、电熨斗引燃衣物、蒸汽发生器超压”场景,练习“使用吸收棉封堵泄漏、灭火毯覆盖小火、紧急关停设备电源、引导客户沿主通道撤离”流程;

  2. 应急设施配置:店内每15㎡配备1具2kg干粉灭火器,干洗操作区额外配备1个5kg灭火砂箱与应急通风按钮(按下后自动加大通风橱风量);安装烟感报警器+溶剂浓度探测器+温度传感器(与社区消防站联动,报警后3分钟内响应,溶剂浓度超标时自动切断操作区电源);安全出口配备荧光疏散指示标志(高度≤1米),通道地面张贴彩色箭头导向标识;

  3. 客户引导:客户送取衣物时,店员提醒“店内禁止携带火种”“请勿进入操作区”;接收衣物时检查是否含易燃易爆物品(如打火机、香水喷雾),发现后及时告知客户并暂存;火情发生时,采用“分组处置”模式,1名店员引导客户撤离,1名关闭设备电源与溶剂阀门,1名使用灭火设备控火,优先协助老人、儿童及行动不便者。

二、初期火灾应急处置

(一)核心区域火情处置

  1. 操作区与存储区火情:若干洗操作区溶剂泄漏引燃,立即按下应急通风按钮,用灭火砂或灭火毯覆盖(禁止用水,防溶剂扩散),同时关闭储罐阀门;若熨烫区电熨斗引燃衣物,立即拔掉熨斗电源,用灭火毯覆盖衣物火点,移开周边待洗衣物;若存储区衣物起火,先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明火,再转移未受损衣物至安全区域;触发警报,疏散组引导客户沿主通道撤离,控火组用防火卷帘分隔起火区与其他区域;

  2. 火势扩大应对:通讯组拨打119说明“干洗店操作区起火,含易燃干洗溶剂与高温设备”,提供准确地址、溶剂存储位置与起火区域;疏散组在店外清点人数,协助消防员搭建临时安全区,指引消防员进入起火区域(重点说明溶剂储罐位置、消防设施分布与设备电源开关位置),避免灭火时引发溶剂爆炸或二次泄漏。

(二)灾后恢复与整改

火情扑灭后,由专业机构检测干洗机、蒸汽发生器等设备受损情况(重点检查溶剂密封系统与压力系统),更换受损设备与线路;清理烧毁物料(如烧焦衣物、泄漏溶剂、破损设备部件),溶剂污染区域需专业消毒处理;对未受损衣物进行清洁消毒(去除烟尘与溶剂残留),联系客户核实认领;重新开业前通过消防验收与环保部门检测,强化“溶剂管控”“设备巡检”“通风管理”意识,新增每日安全检查表(记录灭火器压力、溶剂存量、设备状态、浓度探测器数值、通道畅通情况),确保隐患闭环管理。
通过以上措施,可精准管控干洗店易燃溶剂、高温设备、衣物堆积与气体挥发风险,提升火灾处置与客户衣物安全保障效率,保障运营期间人员、客户与财产安全,为居民提供安全、专业的衣物护理服务。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