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火灾(占比 55%,最高频):放映机长期高负荷运行(单次放映时长 2-3 小时),散热不良导致内部元件过热起火,燃烧的元件碎片掉落至放映台,引燃周边的胶片、海报等易燃物;厅内音响、照明线路因长期处于黑暗潮湿环境(空调冷凝水渗漏),绝缘层老化短路,火花引燃座椅下方的地毯、杂物。
易燃装饰物火灾(占比 30%,易扩散):放映厅内的墙面装饰布(化纤材质)、座椅靠垫(聚氨酯泡沫)、入口处海报架(纸质海报),遇明火(如观众违规带入的打火机、电子烟)或电气火花易快速引燃;座椅靠垫燃烧时释放氰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3 分钟内可使厅内能见度降至 1 米以下。
人员反应滞后风险(间接风险,加剧伤亡):观影时观众专注于影片,对火灾初期的烟雾、异味敏感度低;黑暗环境下,观众易迷失方向,跟随他人盲目奔跑,在出入口、通道口形成拥堵;部分放映厅通道狭窄(宽度不足 1.2 米),且座椅排列密集,进一步阻碍疏散。
电气设备火灾处置(核心:断电 + 隔离火源)
紧急断电:放映员立即关闭放映机、音响、照明总电源(位于放映操作台),拔掉起火设备电源插头,防止线路持续供电加剧火势;若放映机起火,用干粉灭火器(2kgABC 干粉,放置在放映台旁)对准设备散热口喷射,避免灭火剂直接喷向镜头等精密部件。
隔离扩散:用防火毯(影院配备的耐高温防火毯)覆盖放映台燃烧区域,阻断火势向墙面、地面蔓延;若海报架、装饰布起火,立即撕扯燃烧物并投入放映台旁的灭火水桶,或用灭火器快速压制,防止火焰扩散至观众座椅区。
易燃装饰物火灾处置(核心:快速压制 + 唤醒观众)
唤醒观众:通过放映厅广播系统(紧急情况下可强制切入)播放疏散指令(如 “放映厅发生火情,请保持冷静,跟随工作人员指引有序撤离,不要慌乱奔跑”),同时开启厅内应急照明(如阶梯灯、通道指示灯),照亮疏散路径。
精准灭火:工作人员携带干粉灭火器沿通道快速移动,重点压制座椅周边、墙面的燃烧装饰物;对座椅靠垫起火,用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或用湿毛巾覆盖,避免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扩散至观众呼吸区。
烟雾控制:立即开启放映厅顶部的排烟系统(如排烟天窗、排风扇),若无可开启的自然通风口,工作人员引导观众用衣物、纸巾捂住口鼻(折叠 3-4 层),弯腰或匍匐前进(烟雾聚集在 1.5 米以上空间),避免吸入高浓度有毒气体。
分区疏散:将放映厅按 “前排 - 中排 - 后排” 划分为 3 个区域,每个区域安排 2 名工作人员引导,优先疏散前排观众(距离出口近),再依次疏散中后排观众;对行动不便的观众(如老人、残疾人),由工作人员搀扶或背负,通过应急通道撤离,禁止让其单独行动。
出口管理:在放映厅主出入口、应急出口安排专人值守,控制疏散人流速度,避免观众在出口处拥挤推搡;若主出入口被烟雾封锁,引导观众通过两侧应急出口撤离,使用应急破拆工具(如安全锤)击碎出口玻璃(若有),确保通道畅通。
疏散引导技巧:工作人员使用手电筒(或手机闪光灯)照射地面疏散指示标志,引导观众沿标志方向撤离;对恐慌哭闹的儿童,工作人员用温和语气安抚,或抱起儿童快速转移,避免其阻碍疏散通道;疏散过程中,禁止观众返回座位拿取个人物品(如手机、背包),防止延误时间。
特殊情况应对:若观众被困在座椅之间(如被掉落的装饰物阻挡),工作人员立即清理障碍物,或引导观众从座椅间隙向通道移动;若有观众出现昏迷、呼吸困难,立即转移至厅外空气流通处,由医护人员开展急救(如人工呼吸、吸氧),同时拨打 120 送医。
电子设备火灾(占比 60%,最直接):游戏机内部电路板密集(如赛车模拟器的控制主板),长期运行导致元件散热不良(通风口被灰尘堵塞),引发元件过热起火;游艺设施的电机(如碰碰车驱动电机)绝缘层老化,短路产生的电火花引燃设备外壳(塑料材质);部分设备外接充电设备(如手机充电站)过载,线路发热引燃周边的玩偶、海报。
装饰物与杂物火灾(占比 25%,易扩大):电玩城内的墙面卡通贴纸(塑料材质)、悬挂的气球(氢气或氦气球,氢气遇火易爆炸)、地面地毯(化纤材质),遇电气火花或明火易快速引燃;儿童在游玩时丢弃的纸巾、零食包装,堆积在设备下方,接触高温设备(如游戏机散热口)即燃,引发设备周边火灾。
儿童安全风险(占比 15%,伤亡主因):儿童对火灾危险认知不足,火灾后易因好奇停留观看,或跟随人群盲目奔跑,增加被困与踩踏风险;部分游艺设施(如小型过山车)有固定束缚装置,火灾时儿童可能因无法自行解开束缚而被困,延误疏散时机。
电子设备火灾处置(核心:断电 + 防止扩散)
紧急断电:立即关闭电玩城总电源开关(位于入口处配电箱),拔掉起火设备的电源插头,若设备与电源连接紧密,用绝缘剪刀剪断线路(远离身体,避免触电);禁止在未断电时用水灭火(防止电气设备短路加剧,且可能损坏其他设备)。
精准灭火:使用干粉灭火器(4kgABC 干粉,每 100㎡设置 1 具)对准设备起火部位喷射,重点压制电路板、电机等核心部件;对燃烧的设备外壳,用湿毛巾覆盖,通过降温与隔绝空气灭火;灭火后移除设备周边的玩偶、海报等易燃物,防止复燃。
装饰物与杂物火灾处置(核心:快速清理 + 儿童引导)
清理火源:工作人员快速移除燃烧的贴纸、气球、地毯,将燃烧物集中放置在电玩城空旷区域(远离设备与儿童),用灭火器彻底扑灭;对地面堆积的杂物,立即清理至垃圾桶,确保通道畅通,避免儿童被绊倒。
儿童转移:安排专人引导儿童向电玩城出口撤离,对年幼儿童,由工作人员牵手或怀抱转移,避免其脱离监护;若儿童哭闹抗拒,用玩具、零食短暂安抚,确保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如商场走廊、室外集合点)。
火势控制:消防人员到场后,使用干粉消防车或泡沫消防车压制大范围火势,重点保护电玩城入口、通道等疏散关键区域;对燃烧的大型游艺设施(如小型过山车),使用喷雾水枪冷却设备支架,防止设备坍塌砸伤人员;同时,拆除电玩城内的易燃装饰物(如悬挂的气球、塑料贴纸),减少燃烧物总量。
人员搜救:组织搜救组(每组 2-3 人,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与热成像仪),重点排查游戏机内部、游艺设施座位下方等易有儿童被困的区域;对被困在游艺设施内的儿童,使用专用工具(如螺丝刀、钳子)快速解开束缚装置,转移至安全区域;若发现成人被困,优先协助其撤离,再返回搜救儿童。
烟雾防控:开启电玩城所有通风设备(如排风扇、排烟口),加速烟雾排出;在入口、通道口设置 “烟雾缓冲区”,工作人员引导疏散人员在此短暂停留,适应外部空气后再继续撤离,避免因烟雾浓度骤降引发身体不适。
疏散路线选择:优先选择电玩城主出入口、应急出口撤离,撤离时沿通道两侧墙壁行走,通过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确认方向;禁止在设备之间穿梭奔跑,避免碰撞设备或被设备部件刮伤;若通道被烟雾封锁,进入相邻的非燃烧区域(如电玩城办公室、储物间),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堵塞门缝,在窗口悬挂鲜艳衣物呼救。
特殊情况应对:若儿童被困在游戏机内(如身体卡在设备缝隙),工作人员立即停止设备运行,使用润滑油(若有)润滑缝隙,或用撬棍轻微撬开设备部件,缓慢将儿童移出,禁止强行拉扯儿童肢体;若有儿童因吸入烟雾出现头晕、呕吐,立即转移至空气流通处,让其平卧休息,必要时联系商场医疗点进行救治。
商业综合体管理方:影院放映厅需每月检查放映机、音响、照明线路,清理放映台周边易燃物,确保应急照明与广播系统正常运行;电玩城需每日检查电子设备运行状态(重点查看电路板、电机),定期清理设备通风口灰尘,禁止在设备周边堆放易燃物,设置儿童安全监护区(配备专人看管)。
消防部门:定期对两类区域开展消防检查,重点排查影院放映厅排烟系统有效性、电玩城电气设备合规性;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实操演练 “黑暗环境疏散引导”“儿童转移技巧”,确保 5 分钟内完成初期火灾处置与人员疏散。
文旅与市场监管部门:文旅部门监督影院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禁止违规使用易燃装饰物,规范观众入场安检(禁止携带打火机、电子烟);市场监管部门检查电玩城设备安全性能,对老化、破损设备责令整改,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游艺设施。
隐患排查与整改:火灾后对影院放映厅的电气设备全面更换,重新规划装饰布局(选用阻燃材质),拓宽疏散通道(宽度≥1.5 米);对电玩城的电子设备、线路进行全面检测,更换老化部件,移除易燃装饰物,增设儿童安全警示标识(如 “禁止靠近设备散热口”)。
运营恢复准备:影院放映厅清理燃烧残留物,对座椅、地面进行消毒,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后开放,开放前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演练;电玩城修复受损设备,对未受损设备进行安全检测,确认无隐患后恢复运营,同时向家长公示整改情况,重建消费信任。
安全教育强化:通过商业综合体公众号、现场公告栏,向观众与家长普及两类区域火灾风险(如 “影院观影时留意应急出口位置”“电玩城游玩时照看好儿童”);定期组织亲子应急体验活动,让儿童熟悉疏散流程,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新闻动态
项目合作联系人:范经理 24小时在线:139-8001-5715 133-4884-2985 133-4882-7618
电话:159-2899-8823 028 84172140 028 85003738 在线Q Q:582670935
办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金花镇金凤街129号3栋4单元1楼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