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9-8001-5715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功能要求与使用限制
来源: | 作者:钢筋负温电渣压力焊应符合下列规定? | 发布时间: 2025-09-14 | 5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功能要求与使用限制

高层建筑(建筑高度≥27m 的住宅、≥24m 的公共建筑)因 “疏散距离长、人员密度大、火势蔓延快”,消防电梯成为火灾时 “救援人员快速抵达火场、转移行动不便者(老人、伤员)” 的关键设施。据应急管理部数据,配备合格消防电梯的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效率提升 40%,但因 “功能不达标、违规使用” 导致的救援延误案例占比超 30%。需明确其功能要求与使用限制,避免与普通电梯混淆,杜绝误操作引发危险。

一、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核心功能要求

消防电梯需满足 “防火、应急、救援” 三大核心需求,所有功能需严格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具体要求如下:

1. 防火隔离与耐高温:阻断火灾蔓延

  • 井道与墙体防护:① 消防电梯井道需 “独立设置”,与普通电梯井道、楼梯间的分隔墙体耐火极限≥2.00h(采用混凝土或防火砖墙),防止火灾通过井道扩散;② 井道内禁止敷设 “可燃气体管道、电缆”(普通电梯井道可能敷设电缆),仅允许设置 “消防电梯专用电缆”,且需穿镀锌钢管保护;

  • 轿厢与门体防护:① 轿厢材质为 “不燃材料”(如不锈钢),内部装修燃烧性能等级为 A 级(无木质、塑料装饰),轿厢壁可承受 300℃高温 30 分钟以上(普通电梯仅能承受 150℃);② 电梯门为 “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1.50h),关闭后与门框密封,防止浓烟进入轿厢,且具备 “自动关闭功能”(断电后仍能靠自重关闭)。

2. 应急保障:确保火灾时持续运行

  • 双电源与备用动力:① 采用 “双电源供电”(主电源 + 备用电源),备用电源为 “柴油发电机或独立蓄电池组”,切换时间≤2s(普通电梯无备用电源,断电即停);② 配备 “应急照明”,轿厢内除常规照明外,增设 “应急照明灯”(断电后持续照明≥90min),且地板贴 “荧光疏散标识”(夜间可见);

  • 通讯与定位功能:① 轿厢内设置 “消防专用通话装置”,直接连接消防控制室,通话清晰无杂音(普通电梯通话仅连接物业);② 电梯运行状态(位置、故障)需实时传输至消防控制室,火灾时可由控制室远程操控电梯返回首层。

3. 救援适配:满足实战需求

  • 空间与载重设计:① 轿厢内部净面积≥1.4m×1.1m(可容纳 1 副担架 + 2 名救援人员),轿厢门开启宽度≥0.8m(普通电梯门宽通常 0.7m),方便担架进出;② 额定载重量≥800kg(普通电梯可能为 630kg),确保承载救援设备与人员;

  • 特殊功能配置:① 轿厢底部设 “排水设施”(排水泵排水量≥10L/s),防止火灾积水导致电梯故障(高层火灾时,灭火用水易流入井道);② 具备 “首层直达功能”:无论当前停靠楼层,按下轿厢内 “消防按钮” 或消防控制室发出指令后,电梯会自动返回首层,且运行过程中不响应其他楼层呼叫(普通电梯会停靠呼叫楼层)。

二、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使用限制:明确 “能做与不能做”

消防电梯并非 “全员可乘、随时可用”,需严格区分 “允许使用场景” 与 “禁止使用场景”,避免违规操作:

1. 允许使用的场景(仅两类人员可操作)

  • 消防救援人员使用:① 火灾发生后,救援人员通过 “首层消防电梯专用钥匙” 启动电梯(普通乘客无钥匙无法启动),可直达起火楼层下一层(避免直接停靠起火层,防止轿厢被火焰包围);② 救援人员可利用电梯运输 “灭火器、水带、担架” 等装备,提升救援效率;

  • 特殊人群疏散:仅允许转移 “行动不便者(瘫痪老人、伤员、孕妇)”,需由救援人员或经过培训的物业人员陪同,普通健康人员禁止使用(需走疏散楼梯),防止占用救援通道。

2. 禁止使用的场景(四大高危情况)

  • 火灾初期(未确认电梯安全时):普通乘客禁止使用,此时电梯井道可能已进烟,轿厢内易缺氧或充满有毒气体;

  • 起火楼层及上层:禁止直接停靠起火楼层(火焰可能烧穿轿厢门),也禁止停靠起火楼层上层(浓烟会通过井道向上蔓延),仅能停靠起火楼层下一层;

  • 普通乘客自主使用:无救援人员陪同的普通乘客,禁止通过消防电梯疏散(多数人不了解操作规范,可能误操作导致电梯故障);

  • 电梯故障时:若消防电梯出现 “困人、异响、门体无法关闭” 等故障,即使火灾未蔓延至井道,也需立即停用,改用楼梯疏散。

三、消防电梯与普通电梯的核心区别:避免认知混淆

对比维度
消防电梯
普通电梯
供电方式
双电源(主电源 + 备用电源)
单电源(无备用电源)
防火性能
井道墙体耐火≥2.00h,轿厢不燃
井道墙体耐火≤1.00h,轿厢可能含可燃装饰
运行控制
火灾时仅能由消防控制室 / 钥匙启动
火灾时断电即停,无法启动
适用人群
救援人员、行动不便者(需陪同)
普通乘客(非火灾时)

四、消防电梯的日常维护要点:确保应急可用

  • 定期测试:① 每月测试 “双电源切换功能”,手动切断主电源,检查备用电源是否在 2s 内启动;② 每季度测试 “首层直达功能”,在任意楼层按下消防按钮,确认电梯是否自动返回首层;③ 每年委托专业机构检测 “轿厢耐高温性能、排水泵功能”,确保符合标准;

  • 日常检查:① 每日查看 “电梯门是否能自动关闭、通话装置是否畅通”,发现门体卡顿、通话无声音立即停用;② 每周清理 “井道顶部排烟口”(消防电梯井道顶部需设排烟口),防止杂物堵塞导致浓烟无法排出;

  • 标识管理:① 在消防电梯首层入口处设置 “红色‘消防电梯’标识”,并标注 “非火灾时禁止使用”;② 轿厢内张贴 “消防电梯使用说明”,明确操作流程与禁止事项,避免普通乘客误操作。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核心价值是 “服务救援、保障特殊人群”,而非普通疏散工具。需通过严格的功能达标、明确的使用限制、常态化的维护,确保火灾时 “拉得出、用得上”,真正成为高层消防安全的 “生命线”。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