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具存储区与轮滑体验区火灾(占比 65%,最高频风险):护具存储区的化纤头盔(ABS 塑料外壳 + 海绵内衬)因长期堆积受潮,遇存储区照明线路短路火花引燃,火焰沿护具堆快速蔓延至护膝、护肘(化纤材质);轮滑体验区的轮滑鞋(塑料鞋壳 + 橡胶轮)因长时间摩擦(体验者连续滑行 2 小时以上),轮轴温度超 80℃引燃鞋内化纤鞋垫,火星掉落至地面的防尘布(化纤材质),火势窜至护具存储区;教学区投影仪因散热不良,高温引燃旁边的纸质教学手册,火焰蔓延至轮滑鞋存放架,烧毁 10 余双轮滑鞋。
典型消防场景:某商业综合体室内轮滑场馆护具存储区,一组化纤头盔因线路短路引燃,火焰 1 分钟内蔓延至护膝堆与轮滑鞋存放架,烧毁 20 顶头盔、30 副护膝与 8 双轮滑鞋;此时体验区有 15 名体验者(含 6 名儿童)正在滑行,2 名儿童因恐慌摔倒,1 名教练在搀扶时被燃烧的防尘布烫伤手臂;休息区沙发(化纤面料)被火星引燃,火势窜至储物柜,烧毁体验者寄存的衣物;工作人员通过关闭区域总电源、用湿棉被覆盖护具火,才控制火势扩大,1 台投影仪因高温烘烤损坏,4 组未燃烧的护具因烟雾污染无法继续使用。
休息区与教学区火灾(占比 25%,易扩散风险):休息区的化纤沙发因靠近电暖器(冬季使用),高温烘烤导致表面熔化自燃,火焰沿沙发蔓延至旁边的饮水机(塑料外壳);教学区的纸质教学手册(堆积厚度超 20cm)因通风不良,遇电气火花(如教练台照明线路短路)快速燃烧,浓烟通过门窗缝隙扩散至全场馆;部分体验者因专注滑行,对火灾初期的烟雾、焦糊味敏感度低,发现火情后易因 “想整理护具 / 轮滑鞋” 延误撤离,增加被困风险。
体验人群与场地风险(占比 10%,伤亡主因):儿童体验者平衡能力弱,遇火情易因恐慌摔倒,且多伴有关节保护不足,增加受伤风险;轮滑区通道因设置锥形桶、障碍物(用于赛道划分),部分区域宽度不足 1.2 米,火灾后体验者撤离时易发生碰撞;化纤护具与塑料轮滑鞋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氯化氢)扩散速度快,短时间内可导致人员呼吸道不适,加剧救援紧迫性。
护具存储区与体验区火灾处置(核心:断电源 + 灭护具火)
紧急断源:立即关闭场馆总电源(位于前台配电箱),拔掉所有照明、投影仪、电暖器插头;若护具燃烧,用干粉灭火器对准燃烧区喷射,同时移除周边未燃烧的护具与轮滑鞋,转移至场馆外安全区域;优先清理存储区地面的燃烧物,避免高温导致相邻护具引燃。
精准灭火:使用 4kgABC 干粉灭火器(每 200㎡配备 1 具,放置在存储区入口、体验区旁)对准护具燃烧区、轮滑鞋火喷射,化纤护具火重点覆盖火焰根部(避免强力喷射导致护具碎片飞溅),塑料轮滑鞋火用喷雾水枪小范围喷射(防止塑料熔融滴落);若火势较小(如仅单顶头盔燃烧),用灭火毯覆盖灭火,快速转移至空旷区域降温。
人群疏散与场地管控:工作人员通过场馆广播系统循环播放指令(如 “护具区起火,请体验者立即停止滑行,沿体验区边缘安全通道撤离”),在通道转角与障碍物旁安排专人指引,协助儿童体验者脱下轮滑鞋步行撤离;关闭护具区与体验区的连接门,引导休息区人员沿应急出口撤离,提醒 “勿携带护具 / 轮滑鞋,低姿行走”,对儿童优先由工作人员搀扶撤离。
休息区 / 教学区火灾处置(核心:清障碍 + 控浓烟)
障碍清理:快速移除休息区燃烧的沙发、饮水机,将未燃烧的座椅转移至教学区安全角落;教学区火灾需清理燃烧的教学手册、投影仪,用干粉灭火器压制火势,重点保护教练台与未受损的教学设备;拆除轮滑区的锥形桶、障碍物,拓宽疏散通道至≥1.5 米,方便担架通行。
浓烟防控:开启场馆顶部排烟天窗与排风扇,在入口处设置移动排烟机,加速有毒气体排出;为体验者分发湿毛巾,指导其捂住口鼻(折叠 6-8 层),保持低姿行走(烟雾聚集在 1.5 米以上空间),减少吸入风险;对被困在轮滑区的体验者,通过喊话引导其沿墙壁向出口移动,必要时使用消防斧破拆堵塞通道的障碍物。
分区控火与专业救援:消防人员到场后,使用高压喷雾水枪在护具区与体验区之间设置 “水幕隔离带”,阻断火势蔓延;对被困体验者,通过破拆防护栏开辟救援通道,使用担架转移受伤人员,全程由医护人员监测生命体征(重点检查儿童关节与呼吸道)。
全员疏散与医疗支持:在场馆外设置 “临时医疗点”,医护人员对烫伤、吸入有毒气体的体验者进行初步救治,对摔倒受伤的儿童进行伤口消毒与包扎;对可能接触过熔融塑料的人员,用清水清洗皮肤,避免化学灼伤。
场所恢复与隐患整改:灭火后清理场馆内的燃烧残留物(如护具残骸、轮滑鞋碎片),对未受损的护具与轮滑鞋进行清洁与功能检测,更换老化的电气线路;规范护具存储方式(分类存放、定期通风、远离热源),将化纤沙发更换为阻燃材质;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护具火灾处置与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积木存储区与搭建区火灾(占比 60%,最高频风险):积木存储区的塑料积木(ABS 材质,燃点低)因长期堆积受潮,遇存储区照明线路短路火花引燃,火焰沿积木箱快速蔓延至搭建区;电动积木套装(含电机组件)因电池老化短路,火花引燃旁边的纸质搭建说明书,火势窜至大型乐高模型(塑料材质),导致模型坍塌;搭建区木质搭建台因靠近燃烧的积木,高温烘烤引发自燃,火焰沿台面蔓延至家长休息区沙发。
典型消防场景:某商业综合体亲子乐高搭建馆存储区,一箱塑料积木因线路短路引燃,火焰 1 分钟内蔓延至搭建区,烧毁 3 张搭建台与 2 套电动积木套装;此时搭建区有 10 组亲子家庭正在创作,2 名低龄儿童因恐慌哭闹躲藏在搭建台下方,1 名家长在寻找孩子时碰撞积木箱,导致积木散落堵塞通道;成品展示区 1 个大型乐高模型因火星引燃坍塌,险些砸伤 2 名儿童;工作人员通过关闭总电源、用玩具引导儿童撤离,才避免被困,1 台电动积木套装电机因短路损坏,5 箱未燃烧的积木因烟雾污染无法继续使用。
成品展示区与休息区火灾(占比 30%,易扩散风险):成品展示区的大型乐高模型(表面装饰的化纤布料)因被火星引燃,火势沿模型框架蔓延至旁边的展示架(木质材质);家长休息区沙发(化纤面料)因靠近燃烧的展示架,高温烘烤导致熔化自燃,火焰窜至储物柜(塑料材质),烧毁儿童寄存的背包;部分家长因专注拍摄儿童搭建过程,对火灾初期的烟雾、焦糊味敏感度低,发现火情后易因 “想带走乐高成品” 延误疏散,增加儿童被困风险。
儿童与场景风险(占比 10%,伤亡主因):低龄儿童(4-6 岁)对火灾危险认知不足,易随意触碰燃烧的积木或电动工具,增加烫伤风险;搭建区通道因摆放搭建台、积木箱变窄(部分区域不足 1 米),火灾后亲子群体撤离时易发生碰撞;塑料积木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苯类物质)对儿童呼吸道刺激强,短时间内可引发不适症状,加剧救援紧迫性。
存储区与搭建区火灾处置(核心:断电源 + 护儿童)
紧急断源:立即关闭搭建馆总电源(位于前台配电箱),拔掉所有电动积木套装、照明设备、投影仪插头;若积木燃烧,用干粉灭火器对准燃烧区喷射,同时移除周边未燃烧的积木与搭建台,转移至馆外安全区域;优先清理存储区地面的燃烧物,避免高温导致相邻积木引燃。
精准灭火:使用 2kgABC 干粉灭火器(每 100㎡配备 1 具,放置在存储区入口、搭建区旁)对准积木燃烧区、电动工具火喷射,塑料积木火重点覆盖火源(避免强力喷射导致积木飞溅),电动工具火用喷雾水枪小范围喷射(防止电机组件损坏);若火势较小(如仅单箱积木燃烧),用灭火毯覆盖灭火,快速转移至空旷区域降温。
儿童疏散与保护:工作人员按 “1 名工作人员看护 3-4 名儿童” 分组,用小型乐高积木吸引儿童注意力(如 “我们带小积木去外面玩‘消防小建筑师’游戏”),避免儿童恐慌哭闹;优先转移存储区与搭建区儿童,引导亲子家庭沿家长休息区向应急出口撤离,提醒家长 “抱紧儿童,勿携带乐高积木 / 成品”,对躲藏的儿童通过轻声呼喊、玩具引诱引导其撤离。
展示区 / 休息区火灾处置(核心:清物料 + 控浓烟)
物料清理:快速移除展示区燃烧的乐高模型、展示架,将未燃烧的模型转移至休息区安全角落;休息区火灾需清理燃烧的沙发、储物柜,用干粉灭火器压制火势,重点保护未受损的家长座椅;拆除通道内的搭建台、积木箱,确保疏散宽度≥1.5 米,方便担架通行。
浓烟防控:开启搭建馆顶部排烟系统(排烟天窗 / 排风扇),在入口处设置移动排烟机,加速有毒气体排出;为儿童与家长分发湿毛巾,指导其捂住口鼻(折叠 6-8 层),保持低姿行走(烟雾聚集在 1.5 米以上空间),减少吸入风险;对接触过燃烧积木的儿童,撤离后用清水清洗手部,避免皮肤刺激。
分区控火与烟雾防控:消防人员使用高压喷雾水枪在存储区与搭建区之间设置 “水幕隔离带”,阻断火势蔓延;对未起火的搭建区,用防火毯覆盖积木箱与搭建台,减少烟雾污染;开启全馆排烟设备,重点防控塑料燃烧产生的氯化氢、苯类物质扩散。
亲子疏散与搜救:消防搜救组(每组 2 名工作人员 + 1 名消防员)携带热成像仪,重点排查搭建台下方、展示架后方、儿童躲藏的桌椅角落,对被困亲子,用温和语气引导,禁止强行拖拽儿童;对受伤儿童,立即进行初步救治(如冲洗烫伤部位),撤离后由医护人员进一步处理。
场馆恢复与体验衔接:灭火后清理馆内的燃烧残留物(如积木残骸、工具碎片),对未受损的乐高积木与电动工具进行功能检测,更换非阻燃材质的物料(如木质展示架改为金属架、纸质说明书改为塑封保存);规范积木存储方式(分类密封存放、远离热源),组织 “消防安全乐高日” 活动,通过消防演练与安全操作教学,重建家长对搭建馆的信任,逐步恢复创意体验服务。
商业综合体管理方:室内轮滑场馆需每日检查护具存储与轮滑鞋状态,每周清理场地障碍物与电气设备灰尘;亲子乐高搭建馆需每日检测电动积木套装线路与积木存储情况,每周清理搭建区易燃物料,严禁儿童单独操作带电工具。
消防部门:针对轮滑场馆 “护具易燃 + 场地复杂” 场景,开展护具灭火与人群疏散专项演练,配备烟雾净化设备;对乐高搭建馆,重点指导塑料积木灭火与儿童疏散技巧,确保工作人员掌握儿童心理安抚方法。
体验人群教育:通过场馆入口公告、线上预约平台,提前告知体验者消防注意事项(如轮滑馆禁止携带火种、乐高馆禁止儿童触碰带电工具),定期组织体验者参与简易消防培训,提升应急自救能力。
新闻动态
项目合作联系人:范经理 24小时在线:139-8001-5715 133-4884-2985 133-4882-7618
电话:159-2899-8823 028 84172140 028 85003738 在线Q Q:582670935
办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金花镇金凤街129号3栋4单元1楼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