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9-8001-5715
公共建筑的防火布置、疏散、注意事项
来源: | 作者:pmofce503 | 发布时间: 2018-10-11 | 1498 次浏览 | 分享到:
  成都消防资质资料单位分享,公共建筑的防火布置、疏散、注意事项。首先来说一说,建筑高度相关的问题。


  坡屋面取平均,平屋面不计女儿墙,多种形式的屋面分别算取最大值,台阶式地坪: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出口+沿建筑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分别计算建筑高度。局部突出的设备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1/4不计入建筑高度。住宅建筑:底部净空高度≤2.2m的自行车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地下半地下室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1.5m部分不计入建筑高度。建筑层数按自然层确定,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1.5m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2.2m的自行车储藏室敞开空间、屋顶局部突出的设备用房等辅助用房不计层数。


  建筑分类


  h≤24m为单层,24<h≤50为高二类,h>50为高一类。


  耐火等级


  高层、地下只能一级。


  防火间距


  特性:


  不限:1、较高防火墙 2、较低一二级+较高外墙高出15m及以下范围内防火墙 3、高度相同+两座一二级+任一防火墙+屋顶不低1。


  减少:1、较低一二级+较低防火墙+屋顶无天窗+较低屋顶不低1=单多≮3.5,高层≮4。


  2、较低一二级+较低屋顶无天窗+较高15m及以下范围内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符合标准的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


  3、两座单多层+相邻外墙均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可燃性屋檐+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门窗洞口面积之和≤相应外墙面积的5%=防火间距按规定减少25%。


  共性:


  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符合相关规定,防火间距仍不应减少。室外变配电站,与甲乙厂房、堆场、可燃液体储罐25,与其他建筑10,液化石油储罐35。


  平面布置


  锅炉房、变压器室、高压变容器、多油开关设置在民用建筑内时,1F、-1F,与人密场所上下左右不贴邻;柴油发电机房可布置在1F、-1F、-2F,与人密场所上下左右不贴邻。


  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室、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确需贴邻防火墙且不贴邻人密场所。附设建筑内时,和人密场所上下左右不贴临,并符合下列规定:1、-1靠外墙,常压负压燃油燃气锅炉房可-2,常压负压燃气设置在屋顶时,要求距安全出口距离>6m,相对密度≥0.75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锅炉房内的储油间和锅炉房的分隔:3隔墙+甲级门。


  锅炉房等与建筑的其他部位分隔:2+1.5+甲级门+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商店不应设置在-3及以下楼层,地下或半地下营业厅不应经营储存甲乙类火灾性物品。


  民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他库房。


  民用建筑内严禁附设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储藏间。


  安全疏散


  安全出口: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当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人数之和≤50人,且每层建筑面积≤200时,高出部分可设置1个直通建筑主体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且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建筑内的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2.仓库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3.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其完全开启时,不应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4.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要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


  疏散宽度:单多层:疏散出口/门≮0.9,疏散楼梯≮1.1,疏散走道≮1.1。


  高层医疗:首≮1.3,单面≮1.4,双面≮1.5,疏散楼梯≮1.3。


  其他高层:首≮1.2,单面≮1.3,双面≮1.4,疏散楼梯≮1.2。


  楼梯间:


  裙房和h≤32的二类高层公建---封闭楼梯间。


  一类高层公建和h>32的二类高层公建---防烟楼梯间。


  室内地面与室外设计地面地坪高差>10m或地下三层及以上的公共建筑地下半地下---防烟楼梯间。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能自然采光和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可燃液管道 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室外楼梯:


  1.平台和楼梯段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


  2.外墙通向室外楼梯的门为向外开启的乙级防火门,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开启后不得占用楼梯平台有效疏散宽度。


  3.楼梯扶手高度不低于1.1m,楼梯净宽度不小于0.9m,楼梯倾斜角不大于45°


  4.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 。


  金属梯: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的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10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0.9m倾斜角度不大于60°的金属梯。


  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室外消防梯不应正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m高处设置。


  消防电梯:


  一类高层共建和h>32的二类高层公建。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1、地上部分设置了消防电梯 2、埋深>10m且总S>3000。


  避难层:


  建筑高度>100m的公共建筑,>100m的住宅建筑(5.5.31),应设置避难层 。


  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2.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下。


  关于更多消防知识请直接联系 成都消防施工资料消防报建单位。当然如有不懂的地方,也可率先一步直接进行电话咨询。(联系电话详见网站。)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闻动态